友情链接:fcc认证 reach认证 pse认证 cb认证 沙特认证 3c认证 rohs认证 ce认证 无线认证 电池认证 环境检测 灯具检测 汽车第三方检测机构 电气附件
应急灯saa 亚马逊tsca 日本无线telec认证 澳洲saa认证
di投诉邮箱:customer.complaint@lcs-cert.com 投诉电话tel:18126445450
证书报告验证真伪邮箱: verification@lcs-cert.com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衙边学子围巨基工业园A栋1~2楼
资讯分类
资讯详情
立讯检测 | 为你解读WiFi 6E及其RED法规要求
WiFi 6E 是继WiFi 6 后新推出的升级版本,在各国相继开放WiFi 6E频段的同时,欧盟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6E法规ETSI EN 303 687的制订和完善,从2019年到2021年,经历了十多次修订的法规草案逐渐趋于稳定,并于2021年10月1日推出了V0.0.14 Draft版本,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新标准一起了解下 Wi-Fi 6E吧!
解读新标准之前,先让我们了解下“什么是WiFi 6E”?
Wi-Fi 6E为近年来Wi-Fi变革比较大的技术,突破了传统2.4 GHz和5 GHz频段,将Wi-Fi推到了6 GHz的领域。
WiFi协议的发展历程
1997年 |
WiFi 1 |
IEEE802.11(2.4G) |
|
1999年 |
WiFi 2 |
IEEE802.11 b(2.4G) |
最高11Mbps |
IEEE802.11 a(5G) |
最高54Mbps |
||
2003年 |
WiFi 3 |
IEEE802.11 g(2.4G) |
最高54Mbps |
2009年 |
WiFi 4 |
IEEE802.11 n(2.4&5G) |
最高600Mbps |
2013年 |
WiFi 5 |
IEEE802.11 ac(5G) |
最高6.93bps |
2019年 |
WiFi 6 |
IEEE802.11 ax(5G) |
最高9.6Gbps |
直到近期推出的WiFi6E, Wi-Fi 6E 相对 Wi-Fi 6 在名称上多了一个“E”,这个“E”代表“Extended”,是”扩展、扩充”的意思,即 Wi-Fi 6E 是在 Wi-Fi 6 协议的基础上将其可用频谱扩展至更高的6GHz频段(5.925-7.125GHz),采用的还是 Wi-Fi 6 的底层协议和技术原理,并不是大版本的升级、变更。
以下为大家带来最新草稿版ETSI EN 303 687 V0.0.14 (Draft)的解读:
关于适用范围
ETSI EN 303 687 V0.0.14 (Draft) Scope:
本法规规定了包括无线电局域网(WAS/RLAN)设备在内的6 GHz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特性和测量方法,该无线电设备能够在表1中给出的全部或部分频段中运行。
解读:
EN 303 687的适用范围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使用的频段,众所周知,Wi-Fi 6E一共有4个Band,分别是:
v Band 5:5925 ~ 6425 MHz
v Band 6:6425 ~ 6525 MHz
v Band 7:6525 ~ 6875 MHz
v Band 8:6875 ~ 7125 MHz
而EN 303 687仅适用Band 5,并且起始频率是从5945 MHz开始而不是5925 MHz,Band 6~8目前也还未开放。
关于设备类别
ETSI EN 303 687 V0.0.14 (Draft)定义了以下2种设备类别:
设备类别 |
子类别 |
适用条件 |
EIRP Limit |
PSD(EIRP) Limit |
|
LPI |
Low Power Indoor 室内低功率 |
LPI接入点(AP)或网桥类设备/LPI客户端(Client)类设备 |
仅限室内(包括装有金属涂层窗户的火车和飞机),禁止在室外适用(包括在公路车辆中使用) |
23dBm |
10dBm/MHz |
VLP |
Very Low Power 超低功率 |
有待进一步界定 |
室内和室外都可使用,但禁止在无人机上使用 |
14dBm |
1dBm/MHz |
注:LPI和VLP除了找Power和PSD的Limit上有区别外,在OOB和Blocking的Limit也有差异,在OOB方面,LVP比较严格,而在Blocking方面,LPI相对严格一些。 |
关于测试项目
ETSI EN 303 687 V0.0.14 (Draft)规定RLAN设备需要执行以下测试项目:
NO. |
法规章节 |
测试项目 |
测试参考 |
U/C |
备注 |
1 |
4.3.1 |
Nominal Centre frequency/Nominal channel bandwidth |
5.4.2 |
U |
|
2 |
4.3.2 |
RF output power |
5.4.3 |
U |
|
3 |
4.3.3 |
Power spectral density |
5.4.4 |
U |
|
4 |
4.3.4.1 |
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out-of-band domain |
5.4.5 |
U |
893无该测试项,此为新增测试项 |
5 |
4.3.4.2 |
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spurious domain |
5.4.5 |
U |
TX低频Limit相较893V2.1.1版宽松了一些,与893V2.1.45版Limit一致 |
6 |
4.3.4.3 |
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within the 6 GHz RLAN band 6 GHz RLAN |
5.4.6 |
U |
Mask Limit相较893V2.1.1严格一些,与893V2.1.45版Limit一致 |
7 |
4.3.4.5 |
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 |
5.4.7 |
U |
|
8 |
4.3.6 |
Channel access mechanism |
5.4.8 |
U |
跟893 基本一致,但取消了COT和IDLE自我宣告的选项,而且干扰信号从OFDM和LTE改为了OFDM1和OFDM2,干扰强度算法也不一样等 |
9 |
4.3.7 |
Receiver Blocking |
5.4.9 |
U |
|
10 |
4.3.8 |
Receiver adjacent channel |
5.4.10 |
U |
893V2.1.1版无该测试项 |
11 |
4.3.9 |
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sign |
5.4.11 |
U |
对供电和天线做了限定,但不用测试,仅目视检查 |
12 |
4.3.10 |
Client to client operation |
5.4.12 |
C |
仅针对支持直接与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客户端设备 |